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王宁书记“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办成功,用发展体现责任担当,用解决问题体现落实成效。5月18日,省财政厅副厅长苏建宏率基层财政处、农业农村处深入盐津,就县情实际、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开展情况、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开展广泛调查研究,力求在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推动财政改革发展提质增效,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调研组先后深入柿子镇工业园区、柿子镇三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庙坝镇云上梯田、普洱镇箭坝村本城乌鸡养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心滩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地,详细了解盐津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县长宋廷柱、常务副县长杨百文详细汇报了盐津县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计划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和请求帮助的解决事项。听取汇报后,苏副厅长认为:盐津在加强基层财政管理率先垂范、财源培植措施有力、缓解财政困难积极有为,形势分析前瞻性强,发展信心倍足,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产业发展家底清、情况明、措施有力。对下步工作提出3点意见建议:
一是对标重点任务,有力推动“财政质量年”建设。推行“一线工作法”的落脚点和归宿是要聚焦服务和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求;聚焦重点工作推进,全面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三农”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目标抓落实;聚焦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为指引,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聚焦基层财政平稳运行,紧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计划试点示范县创建,认真研判当前基层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切实兜实“三保”底线,为基层财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财力支持。
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多措并举助力基层财政解困。我们建立省、市、县三级调研联动机制,以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方式,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基层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自下而上的逐级汇报机制,确保一线发现的问题及时得以解决。试点县认真总结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计划试点示范县取得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大力向上向下宣传推介,努力在全省形成上下贯通、纵横结合、协调联动的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典型引路法”。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充分凸显基层财政解困重点。解决基层财政困难,规范财政管理是先导,根本是要坚持“项目工作法”,要切实强化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对标“三农”、园区等领域项目的政策导向和支持方向,做大、做强、做优一批重点项目,分类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债项目和招商引资等资金支持,实行定期分析研判项目推进情况,形成“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项目推动工作新机制,为缓解基层财政困难提供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