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盐津新闻 > 正文

《牛寨乡志》印制出版
2021-08-30 17:11:02   来源:县委党校   作者:刘作芳 点击量:

 

  为昔日创业者树立丰碑,为当今建设者提供借鉴,更为后来者留下珍贵馆藏。

  由盐津县牛寨乡党委、乡政府主持编纂的《牛寨乡志》一书,已于2021年5月印制出版,准印证号为:昭新出(2021)准印字第040号。该书填补了该县历史文化的一项空白。

  

  2014年11月,牛寨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再次续写乡志,聘请了熟悉本乡历史和现实的本土知名人士王世明先生等同仁编修初稿。2018年10月,在县政协的大力关怀下,会同牛寨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由县委党校正高级讲师刘作芳老师出任执行主编,在建国70周年之际,牛寨力争出版两本书。一本是牛寨乡土文化读本、乡土教材《记忆牛寨》(已经于2019年1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一本是《牛寨乡志》,作为牛寨乡党委、政府向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和新中国70年华诞献礼。

  作为盐津牛寨人,西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昌山老师对家乡各项事业发展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十分关心和支持,认为《牛寨乡志》是牛寨历史记忆和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乡志的出版印行是牛寨发展史上的一大可喜可贺的盛事,并对志书的出版印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县志办对本书的编纂进行了悉心指导,力求有独特的牛寨“地域性”和浓郁的“乡土味”,提倡“接地气”,以细取胜,以深见长,突出个性化,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志书编纂工作的始终,坚持修合格志书,力争出精品佳志。特别是梁祖奇主任和编撰干事黄劲松更是投入精力亲自参与改稿和修定,倾注了时间和精力。

  牛寨乡位于盐冿县城东部,自古为四川入滇之要道,云南出川的北大门之一,盐津县城通往四川东大门,从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原入滇的陆路要道。全乡国土面积157平方千米,其中海拨在12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为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海拨800——1200米的二半山区域11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海拨在800米以下的矮山河谷地区域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5%。

  牛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群在此繁衍生息。上古时期为僰人居住之地,夏、商周属梁州域窦甸地,西汉时属犍为郡,隋属属开边县,南宋属潼川府路乌蒙部,元属乌撒乌蒙宣慰司下辖的土僚长官司,明朝一度时期属四川马湖府,清朝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后属云南省乌蒙府大关厅,雍正九年(1731),乌蒙府更名昭通府后,大关厅改为同知。同年设昭通镇标左营分防烂田坝汛,汛址就在现在的烂田坝。因这里盛产牛皮,人们将牛皮制作成刀鞘用于护刀,于咸丰六年﹙1856﹚取名为牛皮寨。宣统3年(1911)定置牛皮寨为大关厅安乐乡。民国四年(1915),属大关县滩头县佐。民国六年(1917)盐津建县后安乐乡归属盐津县。民国37年(1948)将安乐乡改名为茶坪乡。新中国成立后,设盐津县第一区牛寨办事处,取消茶坪乡,在新中国成立后到2019年,虽经历过20余次行政区划变更,但都一直冠以“牛寨”之名。

  牛寨的历史非常久远。春秋时期的蜀身毒道、先秦的僰道、秦朝的五尺道、汉代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门道(均为不同时代的南方丝绸之路)以及民国叙昆大道,都从牛寨境内穿越而过。民国年间,曾经有七条驿道出境。而今牛寨交通更是便捷,省级公路杨(杨林)电(电流坡)线、县级公路柏兴线穿境而过。全乡公路总里程达370公里,硬化里程达240公里,80%以上村组通硬化路,道路实现“村村通”。

  自然景观有龙茶石笋林、新华白岩洞、牛寨三步跳瀑布等自然景观。古树、古墓、古建筑有真武山真武庙李蓝义军结盟起誓遗址,明代土司王康衢墓,清代何提督夫妇古墓,清代王廷柱夫妇古墓,清代天保寨等。

  《牛寨乡志》编纂工作几起几落,1986年、2001年、2014年三次修志,终于在2021年5月付梓面世。编修人员广征博采,去伪存真,辛勤耕耘,历尽艰辛修纂而成。其上限尽量上溯至事物发端,下限至2019年。篇目设置采用章节目体式,全书设19章67节,并置人物专版,置图照彩页18页,计32万余字。版本为大16开精装本,全彩印刷。该志从建置沿革、自然环境、乡域经济、党政建设、社会民生、乡风民俗等方面客观系统地记载了牛寨乡的历史变迁、发展历程与现状,重点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时期全乡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崭新风貌及在精神文明领域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充分展示了牛寨乡自然资源、地域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成果、乡土风情、社会人文及人物风采等,书中不乏一些珍贵史料。该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图文并茂,质量上乘,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于一体。《牛寨乡志》就是牛寨乡有文字记载以来,直到2019年的一本涉及各个方面的史书。是牛寨乡历史上第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地方文献。

  《牛寨乡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记述牛寨乡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该志为通志,按照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原则进行编写,下限截至2019年末,部分因志需要有所超限;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章、节、目层次排列,按照社会分工原则设置篇目,编辑过程中,采用查阅档案、田野采访、找寻线索等方法收集资料;本志由概述、大事记、行政区演变、地质地貌、资源状况、社会发展、人物、附录组成;本志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牛寨乡志》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好教材,亦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牛寨、认识牛寨的窗口和指南,具有很高的使用、研究和收藏价值。

盐津新闻网信息报送邮箱:yjxcb@vip.163.com。 盐津新闻网的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盐津县融媒体中心
电话:0870-3033506
EMAIL(投稿邮箱):yjxcb@vip.163.com
滇ICP备050068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