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一则新闻引发了全网热议,起因是一名腿脚不便的八旬老人在早高峰时过马路,结果老人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路口便亮起了红灯,指挥中心看到这个情况后特意为老人延长信号灯时间,让老人安全地通过马路,网友纷纷点赞,称被暖到了。
老年人出行不便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关注老人也是在关注未来的自己。不管是按下绿灯“暂停键”还是一辆车“横行霸占”三车道礼让老人,都让人看到了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这则新闻里,我们也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年轻人上班高峰期还被强行停留97秒,迟到扣钱怎么办?但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方面,老人这个群体也是曾经大力建设国家的群体,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群体,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人大代表贾樟柯说“不能因为我们急匆匆的往前走,就忽视那些被撞倒的人。”一个小小的善意乘以13亿,就能汇聚成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磅礴力量。
当然,按下绿灯“暂停键”并不是一个常态化的行为,一个法治国家有法可依,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需要规则约束,但是当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血液,人性化的规则才能给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不少网友反映,自己通行的一些路口,绿灯行人通行时间和路宽完全不匹配,作为年轻人都只能小跑通过马路,更别说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了。让交通管理更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不断完善公共设施,譬如昆明在交通繁忙的小花园十字路口架设天桥,并且设置扶梯与直行电梯,进行人车分流,既缓解了交通压力,也方便了老人。
中国的养老环境目前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力量参与较少,机关单位可以充分利用主题党日等活动积极开展关心关爱老人的活动,帮助老人与时俱进乐享晚年,也激励每一名党员在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的道德责任,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增添文明底色。